关于深化平安巍山建设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4-06-11 作者: 来源:中共巍山县委 巍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平安巍山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4年6月1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巩固平安巍山建设成果,提升平安巍山建设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活力新巍山,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建设创建平安云南的意见》(云发〔2013〕7号)和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平安大理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发〔2013〕2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化平安巍山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州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相关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里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要为导向,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巍山建设,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活力新巍山,促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深化平安巍山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稳定基础更加扎实,安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努力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巍山。
二、深化平安巍山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反恐怖斗争。提高情报信息搜集分析研判能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保密制度,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反恐怖力量和手段建设,完善反恐怖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暴力恐怖事件。深入开展反邪教工作,有效防范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依法打击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服务管理,严格准入制度,依法规范正常活动,坚决查处非法行为。
(二)切实加强经济文化安全监管工作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金融诈骗、制假贩假、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法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健全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处置机制
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加强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断细化和完善工作制度和配套办法,努力使重大决策的过程成为党委政府倾听民意、改善民生、化解民忧的过程,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体系,建立定期拉网式排查、特定地区或领域专项排查与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时期重点排查相结合的社会矛盾排查制度,提高发现预警能力。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注重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注重从政策制度层面研究解决重大矛盾问题,通过综合施策提升社会矛盾发现、控制、调解、处理能力,确保矛盾不堆积、事态不升级、问题不蔓延。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处置能力。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拓展工作领域,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制度,推动人民调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环境保护等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吸收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第三方参与调解,注重依法调解,提高调解权威性。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推行民事案件审理全程调解,对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等,建立健全和解解决机制。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稳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努力把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作用,将社会矛盾信息收集、排查、化解的关口延伸到村(社区)、村民小组。对村组无法解决需要上级帮助化解的矛盾,实行“扁平操作”,直接分流送达乡镇部门解决,实现村民小组、村(社区)、乡镇三级联动化解。
(四)深化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加强社会面、村(社区)、单位内部、复杂场所、区域协作等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建设,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技术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加强系统设计和规范化建没,加快建成布点合理、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全天候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主要公共场所、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和公共交通工具全覆盖,对城乡社区和有一定规模的村庄主要道路、出入口全覆盖,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定位各类案(事)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对社会实施精细、动态、科学管理。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范,实施“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安民心”的“三见一安”工程。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全面落实“一区一警”“一区多警”制度,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提高见警率。规范治安员、保安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招录、培训和使用等制度,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
依法打击整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突出问题。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涉枪涉爆、“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坚持以巍山永建地区禁毒整治成果巩固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遏制毒品蔓延,减轻毒品危害。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联动执法、检查验收、公示监督等工作机制,限期改变面貌。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推进警校联建,强化内部保卫工作,严防针对在校师生的犯罪活动。
(五)全面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推进事故多发领域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有效防范和减少火灾、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构建公开透明的食品药品信息网络,健全问题食品药品召回制度和安全追溯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对制贩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建设,建立统一领导、协调联动、高效顺畅的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系统,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应急专业队伍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六)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工作
加强资源环境执法,加快推进资源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在资源环境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实行综合执法,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的依法打击力度,加快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索设立环保巡回法庭,实行环境保护案件专业化审判,强化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司法监督。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七)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产业为引领,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使人口总量与城市综合承裁能力相适应,人口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相适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特色城镇,增强就业吸纳力和人口集聚功能,尽可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动形成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格局,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可能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加快建设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完善“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的新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紧紧围绕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服务为先,促进流动人口顺利融入城镇。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乡镇推开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解决好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子女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管理和关怀帮扶措施,健全完善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加快推进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社区、精神病人治疗管护专业机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等特殊人群管理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健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完善专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教育矫治工作。加强对“法轮功”等邪教痴迷者的教育转化和稳控工作。
(八)积极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引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职代会民主管理等制度,加强劳动保护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和谐稳定。
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从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退出,结合实际制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目录,注重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行业商会、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完善并落实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日常监管等制度。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增加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购买预算,合理放宽对政策服务购买对象条件的限制,帮助社会组织提高申请服务项目的能力。积极营造公益慈善的文化氛围,建立公益慈善项目库,形成全社会做好事做善事的良好氛围。
(九)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服务管理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管理体系。竖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健全以宣传、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为主导,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互联网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监管措施,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推动落实网站接入、移动电话入网、网络信息发布、微博客等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制度,确保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完善网上网下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加强网上技术手段和力量建设,建立网上报警岗亭或虚拟警察,建立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网上重点人信息库,加强网络安全巡查和有害信息监管,提高对网上煽动策划指挥、网下串联行动的发现打击处置能力,着力解决通过网络散播媚俗低俗思想、编造谣言、制造虚假信息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网络色情、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健全专兼职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培育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全县统一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公共管理服务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落实一批与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协同服务信息化项目,完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推动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化深度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预警研判、服务管理、打击预防犯罪等领域的作用,加强对各类社会治安要素的动态监管,提高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十)着力深化基层基础建设
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符合新形势要求和基层实际的创建工作机制,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构建平安创建进家庭、进村寨、进街面、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工地、进公园、进林区、进寺院等“多进多创”的横向平安创建格局。继续加强对平安出行、平安景区、平安边界、平安社区、平安库区建设等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活动的协调指导。进一步推进“平安细胞”工程,以“细胞”平安促进大局平安,以乡镇平安促进全县平安,以小平安积累大平安。
着力做好见义勇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逐步健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特别是家庭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和家属的优抚帮扶力度。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宣传、奖励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加舆论“正能量”。
深入开展公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开展影响公路运输安全矛盾纠纷和重大安全隐患的调处整治,加强路外安全防范,压减公路交通事故。深入推进“平安公路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加强公路护路联防工作队伍管理,发挥护路队员作用,维护公路安全。
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
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乡镇党委综治维稳专职副书记,大力加强乡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检察室、综治办、维稳办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发挥其在基层平安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整合社会服务管理信息、资源和力量,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行“一站式”服务。全面推广乡镇、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在乡镇、村(社区)科学划分基础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管理员,暂未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农村地区,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治保员,明确网格管理员、自然村治保员的主要职责,统筹承担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巡查、公共服务代办、社会治安协防、法制宣传教育、困难群体帮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任务。将网格管理员、自然村治保员纳入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或群防群治岗位进行管理,统筹解决待遇报酬等问题,到2020年实现全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三、深化平安巍山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化平安建设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统一部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科学谋划推进。要把深化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要结合各自实际,科学制定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每年集中解决一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组织,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研究,协调推动跨部门重要事项的解决,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进行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
(二)加强制度保障
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细化标准、固化责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简便实用的考评办法,把深化平安巍山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对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分值权重,并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惩等挂钩。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人,综治工作经费由人均不少于2元提高到3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正常增长机制。要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每个乡镇选聘两名网格巡查员、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做好网格化建设推进和服务管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选聘人员由司法所管理使用,每人每年工资和办公经费包干2.5万元,按照州30%、县70%比例,列入财政预算。要加强项目化推进,研究确定一批带动性强、能够产生累积效应的重点项目,明确实施项目的责任单位、进度要求,建立倒逼机制,落实相应人员、经费保障,确保有重点、分步骤、一个一个地加以实施,从整体上提升创建水平。
(三)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切实加大对平安巍山建没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基层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表彰创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员组织人民群众的新机制新办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平安巍山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